【頭頸癌飲食】
少量多餐 每一口都要高營養
頭頸癌包括口腔癌、喉癌、食道癌、鼻咽癌,術後最容易影響進食。林淑雯說,適當的營養介入支持,可預防及改善病患營養不良狀況,以及癌症治療所導致的副作用,有助於患者完成治療,提升生活品質。
頭頸癌飲食原則為均衡地給予高熱量、高蛋白飲食,若在治療期食欲不振,宜採少量多餐方式進食,每天可攝取6到8餐,並且保持口腔清潔衛生。一旦攝取量不夠,可考慮使用營養品,若仍無法吸收,經醫師評估後,必要時必須使用鼻胃管或胃(腸)造口。
她提醒,治療前可趁胃口好,多攝取新鮮魚、肉類、蛋、奶、黃豆製品等高生理價蛋白質食物,並補充含白胺酸、二十碳五烯酸(EPA)、精胺酸及纖維質等特殊營養品,為治療做好準備。
她指出,治療開始後,應以均衡營養為基礎,若食欲不振或腸胃道症狀嚴重者,建議調整飲食,以高營養高濃度為目標,提高每口進食熱量,且少量多餐進食,不要聽信偏方造成飲食不當,否則易引起營養不良。中藥材 修護黏膜組織
•口腔癌:中醫師王雅秀認為,口腔癌患者術後,口腔黏膜組織被破壞,分泌減少,又乾又痛,口腔幾乎不能張合。中醫重修護,用生地黃、熟地黃、天冬、麥冬、石斛、茵陳、黃芩、枳殼、枇杷葉、甘草等涼潤的中藥材熬成湯汁灌食或餵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